等到毕业,我还是只想做和美工沾边的工作。实习了6个月的“小作坊”在我临近毕业时黄了,我在大连市内租了三个月的房,开始海投简历。我对每个机会都特别珍惜,结果天天面试“麻了”也没人要我。好不容易有回音的,让我先交培训费,开口就一两万,气得我扭头就走。
都说大地方机会多,但我真就没留下来。
想着在这儿吃饭也挺贵的,我就回了乡下,正好搜到隔壁村一家海产品加工厂在招人,单休、没有五险一金——你看,就是两个都不咋地的人看上了。那地方他能招得到人吗?我去他就偷着乐吧,我也偷着乐。
不过也只干了三个月。我以为离家近就能接受单休,但单休真的太难受了,就像没休息一样。办公室没有暖气,桌下空间又小,冬天只能贴近“小太阳”取暖,小腿都被“烫糊”了;每天坐班车都提心吊胆,司机边开车边打游戏,车上还严重超载,一个小面包车拉开门能下来二三十号人。
最重要的是,同事平均年龄40岁,家属也是厂里的工人,生活就是每天家长里短,一眼看得到头……我不想和他们一样。
侯翠翠在视频中谈起自己在小工厂的工作第三次入职的也是小公司,干了6个月不到,还没交上公积金,公司就黄了。
然后我就迎来了1个月的待业期。把简历公开在所有招聘软件上后,我意外收到了集团公司打来的面试电话。我表现得特别“听话”,幸运拿到职位,结果一入职就连上了45天班,都干懵了。可这是少数我可以接触到的比较正规的公司了,一入职就有公积金。
但我遇到了一个新问题——通勤。
农村公交的发车间隔时间很长,一旦赶不上,我就要多等45分钟,有时候就在马路对面眼看着那班车开走了。上了公交,也挤得够呛。
于是我下决心攒钱买车。以前我也抠,但那会儿格外抠。两块钱一瓶的饮料,我都不舍得买,天天吃食堂;外面的麻辣烫要12块,比食堂“超标”了两块,我舍不得。就这样,一年里我能攒下4到5万。再加上一部分家里的资助,两年后我买了一辆十几万的丰田。
被裁员后,侯翠翠和好朋友们开车野餐家人年纪大了也不懂,就让我自己拿银行卡输密码付款。以前花两块我都舍不得,这次一下要花10多万,我的手指按不下去。我当时把着堂哥的手直念叨:“我要付款了,好多钱呐,我都没见过那么多钱。”
这之后我才觉得花钱没那么难了。我还是抠,但不会连买一瓶饮料都不舍得了。
“机会来了,我不能不抓”
互联网瞬息万变,对于从事自媒体、当一个博主这件事情,我一直没有太大的安全感。但机会来了,我不能不抓。
做视频实在是很玄学的东西。有时随便吐槽两句,就有很高流量,但很辛苦做出来的视频,播放量反而没有那么高。